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以教育名世 以人才报国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日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课题的立项结果,南京师范大学共获批8项,立项总数位于全国高校并列第7位,其中重大项目2项,居全国高校

   日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课题的立项结果,南京师范大学共获批8项,立项总数位于全国高校并列第7位,其中重大项目2项,居全国高校第一。2022年9月10日是南师大建校120周年,这无疑是一份最好的校庆礼物。

   赵生群教授历时8年完成“二十五史”之首——点校本《史记》修订,并在全球25个城市的31家书店同步首发;汪永进教授在石笋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理解亚洲季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沈冠军教授领衔的研究,将北京猿人的生存时间推向了更久远的77万年前;王文教授团队围绕河蟹“颤抖病”潜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为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地方经济作出积极贡献;徐敏教授聚焦海岸带资源环境,以海岸带现代过程研究为基础,以水产养殖与海洋渔业资源、海岸带空间规划与资源利用、滩涂湿地保护与修复、海洋遥感与信息系统为特色,助力国家和江苏海洋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

  承继“厚生” 培育英才

   (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崔欣伟 陈祝峰 徐翎)

  问鼎一流 时代担当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120年的办学历程,积淀了以“厚生”为内核的传统精神,激荡着继往开来的青春理想。

   感恩为魂,奉献如歌。南师大文学院87岁高龄的老党员凌焕新教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捐出自己的毕生积蓄100万元,用于设立“感恩奖学金”。近日,在南师大建校120周年校庆前夕,学校又收到一笔200万元的捐赠用作设立奖助学金,捐赠者是文学院退休教师王若川教授、教科院校友陈玲芬老师夫妇。他们满怀深情地说:“南师‘厚生'精神影响着我们一生。”

   百廿风华,筚路蓝缕。厚生致远,再谱华章。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京师范大学不忘为党育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使命,继往开来,守正创新,为建设最好的南师、唯一的南师、第一的南师,奋力书写属于南师人的时代华章。

   2011年秋天,教育部工作组专程拜访著名德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洁,邀请81岁高龄的她出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总主编。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鲁洁带领团队为之倾尽心力。《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迄今已为全国总计1.5亿名以上中小学生使用,并获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

   2005年,南师大在全国率先成立教师教育学院。通过“择优推免”探索本硕衔接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方式,历任校长坚持给师范生上“学为教育家”第一课。2014年,南师大申请获批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百廿学府,根深叶茂,桃李万千。自1952年南京师范学院成立以来,学校已经培养了50余万名毕业生。他们在为国家增光添彩的同时,也向社会展示着浸润血脉的厚生精神,成为母校办学成就的生动注脚。

   长期以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一直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师范以光 桃李芬芳

   “对于南师大来说,师范是底色,是旗帜,是历史的根和魂。‘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的启动,让学校的‘十四五'发展有了好的开端。”校长华桂宏说,“学校将以卓越教师改革项目为引领,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国家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努力建成国家教师教育示范高地。”

   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地科院博士生导师汤国安教授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问题意识,将教授专业知识与传递正确价值观巧妙融合。他开展的“GIS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一带一路GIS”过程中领会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完成“红军长征GIS”作业中感悟先辈英烈的苦难辉煌,精彩有趣、富有启迪。自2004年到南师大工作后,汤国安便主动挑起主抓本科教学的担子。学院的很多知名教授受其感召,纷纷给本科生班当起班主任,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在全院上下蔚然成风。

   这种尽己所能关怀他人与社会的“厚生”精神,在学校不同发展时期的人才培养中始终得以弘扬,感召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进入南师大求学、追梦,启迪他们走上社会后带着同样的人文关怀在各行各业耕耘、奉献。自2002年起,南师大开始组织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截至2022年8月,共向全国各地选拔输送了近300名优秀志愿者,“厚生”的火种遍布各个角落。

文章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njshkxzz.cn/zonghexinwen/2022/0920/929.html



上一篇:“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5日开讲莫砺锋讲述“苏
下一篇:请问大二去看师兄师姐的毕设答辩意义大吗

南京社会科学投稿 | 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 南京社会科学版面费 | 南京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 南京社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