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社会科学版面费是多[04/29]
- · 《南京社会科学》投稿方[04/29]
- · 《南京社会科学》数据库[04/29]
- · 《南京社会科学》期刊栏[04/29]
图像新闻史研究:用新闻图像重构“历史原境”(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图像新闻的选择上,主轴图像新闻和辅轴图像新闻要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角度考量选用,确保所使用的图像新闻能够形成一种图像新闻史的独特叙述
在图像新闻的选择上,主轴图像新闻和辅轴图像新闻要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角度考量选用,确保所使用的图像新闻能够形成一种图像新闻史的独特叙述结构,要求关联呈现的历史图像新闻能够反映出历史的整体形态。
1919~1949年图像新闻传播史研究力图通过对中国现代历史起到重要作用的图像新闻的印象认知,穿透性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复杂文化领域。在大科学的视野之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全面梳理和分时段、分步骤、分类别地认真整理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图像新闻媒材,分析图像新闻的技术性形态、图像新闻的构成性形态和图像新闻的社会性形态,阐释来自图像新闻的物质生产场域、图像新闻的自身构成场域和图像新闻的社会传播场域的意义,探索建立中国图像新闻传播史的理论方法和学术话语体系。
二 坚持方法创新与理论创新
一是现代中国到底出版了哪些纪实性图像及图像新闻传播文本。
三是分析纪实性图像和图像新闻的技术性形态、构成性形态和社会性形态。
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编1919~1929图像新闻研究,分十一章;第二编1930~1939年图像新闻研究,分十九章;第三编1940~1949年图像新闻研究,分十五章;第四编1919~1949年摄影新闻研究,分五章;第五编1919~1949年漫画新闻研究,分八章;第七部分附录,即1919~1949年图文出版大事记。
(3)对该成果的一般图像、纪实性图像和新闻图像创造性地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设计了符合图像新闻研究实际情况的可选变量,探索全新的图像新闻传播史研究新方法,使研究成果具有直观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四是阐释图像新闻的物质生产场域、自身构成场域和社会传播场域的意义。
二是在这些纪实性图像及图像新闻传播的文本中,其图像主题、图像主体和图像的形式和内容是怎样的。
该成果在严格遵循新闻传播史学研究规范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可以说,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1919~1949年中国出版的图像及图像新闻刊物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科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现代图像及图像新闻出版物,建立了“第一登记簿”,并对每一种刊物都进行考证。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展示了一幅现代中国的社会风俗画长卷,完善和丰富了中国现代新闻传播史的相关研究。
在当今中国新闻传播界,热点研究、焦点研究和理论研究始终被主流社会所热捧和接受,而新闻传播史学研究一直不被重视,图像新闻传播史研究更难。这有浮躁的学术风气影响,有史料不完整又难以获得的现实客观条件的掣肘,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研究方法和路径选择的问题。图像新闻传播史研究要始终严格遵守“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坚持取得第一手图像研究资料后再做研究。
图像新闻传播史作为图像的“历史化”的学科形状,它应该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独特的图像叙述结构和由此展开的整体形态是图像新闻传播史学区别于传统历史研究、新闻传播史研究以及其他学科史研究的学科特质。
(6)该成果所涉文献资料搜集和甄别难度极大,作者本着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资料爬梳抉剔,勘误校正,引证原始要终,简约清晰,编撰了中国现代(1919~1949)图文出版大事记。
文章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njshkxzz.cn/zonghexinwen/2022/0513/852.html
上一篇:两所“双一流”获巨额捐赠
下一篇:金山学术沙龙探讨城市魅力与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