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社会科学版面费是多[04/29]
- · 《南京社会科学》投稿方[04/29]
- · 《南京社会科学》数据库[04/29]
- · 《南京社会科学》期刊栏[04/29]
以教育名世 以人才报国(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与此同时,南师大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合作,共同成立“江苏省中学物理名师工作站”。工作站围绕“一对师徒签约”“一项教研课题”“一堂精品
与此同时,南师大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合作,共同成立“江苏省中学物理名师工作站”。工作站围绕“一对师徒签约”“一项教研课题”“一堂精品课程”“一件实验作品”和“一段育人经历”,推出南师大物科院和中学物理名师联动培养的“五个一青蓝工程”项目。
2021年9月,南师大“卓越班”毕业生邹佳妮进入苏州立达中学校任教。她不仅负责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还担任班主任的工作。邹佳妮坦言,虽然工作压力较大,但母校的悉心培养给予了她足够的底气,特别是大四、研二期间两轮跟岗实习,让她获益匪浅。
南京师范大学从建校之日起,就承担着教育报国的光荣使命。“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为学务全局之纲领”,1902年创办三江师范学堂,使之成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南方发祥地。一百二十年的岁月辗转成史,南京师范大学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坚持教育报国的初心从未改变,矢志一流、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脉在一代又一代南师人中传承绵延,生生不息。
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着力构建“师范特色、文科特长、理科特强、工科特新”的学科布局,现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获评A类,A类学科数位居全国高校第34位、全国地方高校第一。
截至2021年,在江苏教育战线工作的在职南师大校友超过10万人。在首届中国“当代教育名家”评选名单中,有4人是南师教授和校友;在“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中,有8位是南师校友和教师。
学校充分利用师范教育的特长,系统研究教育改革的“中国问题”,总结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其标志性成果《教育改革的“中国问题”》在理论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多名教授及其团队潜心研究、深入调研,在文学、历史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取得突出成果,作出重大贡献。
2020年,南师大入选教育部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全国首批、江苏唯一试点高校,这也使得“卓越班”培养计划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物理专业出身的毛喆汶是2020年招收的第一届学生。由于是“半路出家”,她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补修技术专业课程。毛喆汶说:“物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当物理老师,也可以当技术老师。相信我们专业的毕业生能更好地切合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文章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njshkxzz.cn/zonghexinwen/2022/0920/929.html